南巡盛典



蘭亭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7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36 ]

山陰縣城西有蘭渚,上有亭,曰蘭亭,晉王羲之與謝安、孫統輩四十一人修禊于此。地多修竹,甃池叠石,為流觴曲水之勝,人各賦詩,羲之為序。聖祖仁皇帝御書大字「蘭亭序」,特命刑部員外郎宋駿業恭摹勒石,建亭其處,重修葺蘭亭,立右軍祠堂于亭後。
蘭亭

南鎮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6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41 ]

在會稽現城南。昔禹登茅山,以朝諸侯,遂名曰會稽,又曰鎮山。唐開元中,封會稽山神曰永興公,號南鎮,立廟山麓,奠位離方。歷代以來,遞加封爵。國朝有大慶典,皆遣官祭告云。
南鎮

禹陵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5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43 ]

在會稽山,葬時窆石尚存。陵前有禹井、禹池、禹碑。陵之左為廟。舊志有梅梁、石船、鐵履、水劍諸物,今無考。康熙二十八年,聖祖仁皇帝南巡,親詣陵廟致祭,御題「地平天成」匾額,及對聯一幅,并製詩章。皇上省方幸浙,御製祭文,親臨奠獻,典禮攸崇,神人胥悅,天章雲漢,照輝山陵,益昭明德之遠云。
禹陵

鎮海塔院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5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46 ]

在海寜州春熈門外。瀕海枕塘,明萬曆時建,舊名占鰲塔,髙一百五十尺,廣周九十六尺,圍廊翼欄,階以石磴,盤旋穿繞,堪達七級之顛。左有平臺一座,拾級而登,滄溟在目,毎逢潮汐,銀濤雪浪,排空而至,洵為鉅觀。
鎮海塔院

安瀾園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4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47 ]

在海寜縣拱辰門内。初名隅園,前大學士陳元龍之别業也。鏡水淪漣,樓臺掩映,竒峯怪石,秀削玲瓏,古木修篁,蒼翠蓊鬰。乾隆二十七年,皇上親閱海塘,駐蹕于此,賜名安瀾園。
安瀾園

大佛寺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3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下午6:53 ]

在錢塘門外石佛山,以巨石得名。世傳秦時䌫船即此巨石。宋宣和間,僧思浄就石鐫開佛面,并露肩頂,一若湧地化現,滿月初升,構殿覆之,遂名大佛禅寺。石壁下有沁雪泉,至今澄泓不涸。由宋迄明,時圮時葺,而法象森然,歷劫不毀。
大佛寺

六一泉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3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晚上8:21 ]

在孤山西南。舊名孤山寺,至宋改廣化寺。蘇軾守杭時,與僧恵勤懐歐陽修,而泉出講堂,後遂名六一,為之作銘。嗣後地經數改,柏堂、竹閣杳不可尋,獨此泉涓涓不涸。明時作石屋覆泉上,重刻銘序,紀載勝迹。乾隆三十年,翠華巡幸,守吏量加修葺,用備宸覽。
六一泉

鳯凰山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2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晚上8:22 ]

在正陽門外,山形如鳯,因以得名。山右勝果寺,創自隋開皇年間。旁多秀石,翠靄層叠如雲。中有巨石矗起,曰躍雲。從此經月岩登高峰,頂平似掌,烟嵐攢擁,奇勝罕匹。中為排衙石,再上為四顧坪。翠華臨幸,御書賜名曰「澄觀臺」。左瞰西湖,右臨大江,前望海門,後繞浙水,不獨山川壯麗,民物殷阜,實為東南都會。而我國綉壤交錯,含育生聚之盛,盈寧康樂之象,舉目而畢現云。
鳯凰山

龍井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2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晚上8:23 ]

在風篁嶺。本名龍泓泉,自崖腹湧出,傳有龍宅焉。旁有立石,上鎸「神運」字,餘多漶漫不可讀。唐乾祐二年,建寺井上,名報國看經院,宋改夀聖。元豐時僧辨才歸老于此,與蘇軾、趙抃、秦觀、米芾友善,名迹頗多,今皆不可考。惟過溪橋猶存,以辨才送蘇軾過此得名。左有片石,清潤玲瓏,若神工鏤琢,舊稱一片雲。其旁有歸雲洞,前有滌心沼。修篁夾道,林壑幽邃,烟霞繚繞,氣象萬千。產茶為諸山冠,宋趙抃有「龍泓亭上點龍茶」句。明屠隆作〈龍井茶歌〉,碑刻存焉。
龍井

吟香别業

張貼者:2012年6月2日 晚上8:51王插圖   [ 已更新 2012年7月18日 晚上8:25 ]

在孤山放鶴亭之南,舊稱勾留處。前浙江撫臣范承謨升任去杭時,取白樂天「未能抛得杭州去,一半勾留是此湖」句,書「勾留處」三大字,揭於湖心亭,後移額建亭於此。亭臨方塘,清瑩如鑑,塘内栽荷花,花時風來四面,香滿一亭,綠蓋紅衣,足供吟賞,又稱吟香别業。
吟香别業

1-10 of 229